到底普通慣喝葡萄酒的歐美人士,會對來自兵庫縣姫路市的清酒有如何看法?他可以從瓶上的甚麼資訊來判斷那是怎樣風格的酒?
相信清酒製造者也有這個考慮,到底如何強調某個地域的清酒?可以像歐洲葡萄酒的法定產區系統(AOC)般標籤自己的清酒嗎?
至今清酒的地域表示(GI/Geographical Indication/地理的表示)系統有6個,以訂立先後次序為 「白山」, 「日本酒」, 「山形」, 「灘五鄉」, 「はりま(播磨)」及 「三重」。除了「山形」、「三重」外,其他都不是縣,也沒有統一的劃界標準,反而偏向較具歷史味道的地域界線,日本酒GI在這方面常為人詬病,讓人無所適從,如果能在風格上有指標作用才算成功。
以「日本酒」為例,所有在日本國出產的清酒,都可以使用,這對風格的指標作用近乎是零,無助一名活在加州Napa Valley的人認識那是一瓶怎樣的清酒。
再拿「山形」為例,它限制原料米 和 米麴必須是日本產米,使用山形縣內水源、在縣內釀造、儲藏和裝瓶等,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條件,反而風格上就有「柔軟具透明感」、「像蘋果、蜜瓜、洋梨般的果實香氣」的描述。
水果香氣都尚且容易明白,但「透明感」有點詩情畫意,要一時三刻明白箇中含意,不透過指導下的品飲練習,相信較難明白「透明感」的可愛。
「はりま」包括兵庫縣22個市町,除姫路市,包括了出產特A山田錦的三木市、加東市、加西市等,而此GI就規定必須使用山田錦造酒,算是近似葡萄酒法定產區有規定葡萄品種的做法。
不過米不像葡萄般主宰產酒風格,山田錦可釀出千變萬化的酒,但教科書常提到山田錦較易釀出味道豐富、風格優雅的酒,又是要在充足品飲經驗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到。
說到尾,日本酒產區劃分不像歐洲般歷史悠久,而且各地區團結程度差天共地,先不談行政難度,要酒界每一人都感受到訂立GI的好處,已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財力,所以GI能帶給日本清酒業界甚麼?還是要放長雙眼慢慢看。

BeNNY Sir
Based in Hong Kong / Official trainer of Dassai / Experienced sake educator (WSET, SSI) / JSA Sake Diploma / International sake judge
Leave a reply